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SAJ Ski Badge Test

最近有些朋友,可能因為自我挑戰、或者尋求一些滑雪場指導員相關工作的關係,所以開始嘗試要報考SAJ的技術檢定。

SAJ的技術檢定,日文是寫作スキーバッジテスト,也就是英文的Ski Badge Test的直譯,因為考過了以後,會給你一個小徽章,所以是這麼稱呼的,內容只是針對滑雪技術的檢定,沒有教學或其他理論的部份,而等級是五四三二一,這樣越小越難。在一級以上另外有テクニカルプライズ與クラウンプライズ的プライズテスト。(寫給看不懂片假名的人,這句是說在一級以上另外有technical prize與Crown prize的prize test。)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Snowboard超大團體初學者課

上次談到Ski的超大團體初學者課怎樣上,SB其實也是一樣,這篇是分享我的在澳洲教SB的經驗,中國人真的很多,當我被派去教SB時,也是來14個、16個華語學生。

首先,還是要記得,這是不是所有初學者都適用的,是針對只來滑一天的兩小時初學者課程,所以目的是讓他們安全學習,然後覺得滑雪開心比較重要。基本的原則是一樣的,清楚的指示與多一點的練習機會,而非花太多時間等待。畢竟兩小時要進展很多東西,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等。

由於SB的進程(Progression)跟ski不太一樣,所以在這裡特別說明一些不同之處。

首先是課程說明,要讓學生了解到不可能兩小時學會滑雪的,這兩小時是讓他們拿走一些工具,然後下午自行練習的。
兩小時不可能滑這樣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超大團體初學者課

圖文不符的十人日本小團。
在澳洲上課常常會有些特別的經驗,今天來談談我是怎樣上超大團體華語初學者課。

本季每週二、週六都有旅行社從雪梨出團到Perisher,加上週六本身就很忙碌,所以老闆總是會把我週六上午安排給這些華人客人。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少說多滑


今天跟朋友聊天,想起一位教練,想起了他給了我很多啟發,所以特別寫了這篇。

首先,
學生是來滑雪的,不是來聽你說話的。
學生是來滑雪的,不是來聽你說話的。
學生是來滑雪的,不是來聽你說話的。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另外,
在雪地上講這麼久都沒在動,會凍僵。
在雪地上講這麼久都沒在動,會凍僵。
在雪地上講這麼久都沒在動,會凍僵。
這個也很重要,所以也要說三次。

少說多滑,要講上纜車再講,術語少一些,動作多一些。

尤其是,如果大家都有運動細胞,沒在怕的話,不要讓人覺得滑雪無聊好嗎?沒有一丁點挑戰的話,覺得會學到新東西嘛?

這就是今天的超短篇。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APSI 表現模式(performance)

這篇文章有點又臭又長。

今天要講解的是澳洲體系滑雪的表現模式(performance)以及粗略帶到彎的類型(turn type)。

本篇使用名詞以澳洲體系為主,最後會特別說明我認為比較容易搞混的各國名詞不同。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Play a sport. Don't get lazy.

昨天訓練,教官跟我們說從這邊下去,他推測應該會有好雪,結果大家就跟著走了,結果坡陡就算了,雪爛的要死,亂雪、碎冰的,很難應付。大家都滑的不怎麼樣,說是滑雪下山不如說是被山帶著滑,每個人臉色都不好看,不喜歡這樣的坡。

一趟纜車上來,教官就說話了,「你們是想要play a sport還是只是想要隨處晃晃?」當然,我們在訓練,一定是想推向更高的極限,原地練習了一些把腳往後抽讓重心向前的練習,然後又走一趟,結果換個心態之後,大家的表現大不相同,不要說滑的很好,畢竟這雪況這麼爛,但原本咬不住的冰面,現在咬住了,陷在亂雪內也跳了起來,被小丘頂飛後把腳往後抽主動使重心前移,每個人滑下來都覺得,非常有挑戰性,有趣,可以再來一趟。


滑雪者自從經過前幾次上課學會滑雪之後,有些時候就懶了,很多壞毛病都會出來,像是懶懶的站著,雙手垂下來,動作不夠積極主動,被動的被雪滑,這樣的心態,當然對於一個已經會滑雪的人來說,還是可以平安下山,就像是已經開車十多年的人,開車時也不會像是初學者時一樣全神貫注吧,但這樣的心態適合學習甩尾等等新技巧嘛?所以抱持這樣的心態滑雪,真的還能再進步嘛?是想要隨處晃晃還是想要play a sport,想清楚,滑之前一定要做個選擇,然後改變你的心態。


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留壽都(Rusutsu、ルスツ)雪場介紹

碎念:最近肩頸酸痛懶的打字,多整理些PTT舊文搭上一些照片影片吧。
------------------------------
東山的Vivaldi拍往西山,雪場一景,天晴時可以看到羊蹄山
※總評
山大、緩而寬,輕鬆愉快多於緊張刺激。對於休閒滑雪者,是個極佳的雪場。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APSI 四大滑雪技能

澳洲的四大滑雪技能,站姿(stance)、扭轉(rotary)、用刃(edging)、壓力控制(PC, pressure control)。

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

APSI 動作分析表

本篇是原本在ptt上的文章,我預計把那邊的文章都整理整理,轉過來這邊發表。

在APSI的Lv 2 3 4 的考試當中,都有一項是MA,即動作分析,其中有張動作分析表,我們可以從動作分析表去看APSI體系是怎樣去看滑雪者的問題的。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第一堂advanced課

紀錄一下,目前遇到滑最好的學生。上週平日,上午第一節課是負責advanced的課,我第一次負責,有一對夫妻從頭跟到尾,說實在滿有壓力的,之前教過程度有這麼好的學生,大概就是些教練同事們。

說說他們的程度吧,男生大約是mid level 5,女生約是low level 5。這裡先說明一下,level 4(影片)是考一級指導員的基本要求,大約是藍線沒問題,雙藍線(或稱紅線、高難度紅線)會有點壓力,而level 5(影片)大約就是藍線跟吃飯喝水一樣,下簡單黑線稍感挑戰,併腿是一定要的,大概也已經會一點carving與小轉,而饅頭、粉雪或Crud也都嘗試過了,所以上課就是要加強這些東西。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最爛的雪季職位的普通鳥日子

上一篇拉哩拉雜的寫了「應徵雪季職位注意要點」這篇,東西有點多又雜。能在雪山工作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難以實現的夢想,但其實也可以很糟。為了方便各位想像,這篇會是寫一個綜合許多朋友的經驗,組合成的最爛的雪季職位的普通鳥日子,來說明打工陷阱到處都在。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應徵雪季職位注意要點

鏟雪大隊
越來越多人在海外考到指導員證,無論是回國加入國內滑雪團,或者是往海外丟滑雪學校,今天來談應徵指導員的時候該注意些什麼,也可以當作應徵其他雪季職位的參考。

東西有點多,會有點雜亂,但簡單來說,就是工作與食衣住行育樂,當然台灣的指導員又可以分成駐點或非駐點兩種,本文主要是討論駐點,如同外國滑雪學校一般。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滑雪裝備入手順序指南

又到了網誌時間。今天要談裝備入手指南,不是特別談要買那一張板子、那一件衣服,而是身為一個業餘的滑雪玩家,裝備那麼多,到底該從買起呢?如果未來想要更進階,想要追雪又該入手哪些東西呢?

首先,貼身的衣物應該不會有人想穿別人的,所以排汗衣褲當然是要優先入手的,但至於要不要很高檔,我個人穿了好幾季SKINS後,這季不穿的感覺是還好,所以還是先買普通的就好。

雪襪,這個要借也可以啦,但是自己買比較好吧,建議一次買同款不同色多買幾雙,掉了一隻還可以擋一下破洞的襪子,洗衣服時也比較簡單。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三天團的最後一日

滑雪課的準備與期待,來到了第三次上課。一般人上團體散課,基本上第三次上課大概都可以知道上課是怎樣的狀況,會怎樣進行。所以本篇主要要談的是,第一次滑雪連續上三天課,第三天大概會是怎樣的狀況。

在上一篇的文章我們提到了,第二次上課大概教導如何搭纜車,因為纜車比爬坡或魔毯都來的快,所以練習的機會大幅提昇,一般學生通常有可以控制方向與速度的一路轉彎滑下來。所以接下來的課程重點會由教練指導給予目標,像是原本的要會煞車、會轉彎、會搭纜車,漸漸轉換成學生主動學習共同討論目標,像是我想學側煞、滑快一點、轉彎急一點、倒著滑、原地轉圈圈等等。

由於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多半的學生不會特別想要學習新的技巧,很多人會是想要逛逛山、走走環山道等。如果學生程度好、素質齊,有些時候第二天下午就可以逛山了,第三天要去玩些簡單的跳台、BOX或者穿樹林都可以,具體的內容是什麼多半會由教練提出方案,大家一起討論決定。

但如果認為參加滑雪團,就一定會逛山,其實滿為難教練的。如果學生的程度不佳,剛好雪場又不是特別容易逛山的雪場,那麼就很難進行了,況且團體課程進行到越後面,一般來說會越麻煩,很大部份的原因是學生的程度被拉開了,這也造成教練本身在教學上難以擬定方向。一般來說面臨程度比較落後的學生,多半就是進行補救教學,但是第三天還是重複的練習,有些時候只會使課程變得無趣,而這些學生有時難以進步,或許是心理因素大於生理因素,有點像是你沒有辦法叫醒裝睡的人,你也沒有辦法教會就是不想滑快的學生滑快。所以很多時候教練只好考量整個團體的情況,來決定要不要逛山,像是如果是八人一團,六個沒問題,兩個有點障礙,在兩個不會是太大負擔下,教練也許會選擇去逛山,但如果是落後的學生居多,或是逛山的瓶頸點太多,可能就只能在既有的場地滑雪了。


總結,三天的滑雪,大概可以從沒滑過雪,到可以從最簡單的纜車上,一路轉彎控制速度滑下來。至於是滑的很好還是有點辛苦,這個就要看每個人的資質。滑不好學不會,很多時候也不是滑雪者的問題,教練經驗不足、場地天候狀況差、裝備不良等等,各式各樣的因素都會有。但,嘗試新事物,不都是這樣開始的嘛?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第二堂的滑雪課

滑雪課的準備與期待,來到了第二次上課。

以滑雪團由於是全天課程,一般來說,第一天下午教練可能加強輔導程度差的學生,所以本文討論的多半會是第二天上午的課程。當然也有素質很齊的學生,可能第一天下午就是進展到新課程了。

第二次上課,有個重頭戲就是搭纜車,因為一旦不搭纜車,很多客人會覺得來學滑雪也買纜車票卻沒有上山,不禁有種失落感,另一方面是,因為纜車拉昇的高度與距離不是魔毯可以比的,所以一旦可以學會搭纜車,從纜車山頂站平安滑下來,那麼就有自主練習的能力,滑雪技術才能因此進步。

第二次上課有個本質上的困難在於,教練不清楚你從來哪裡來、如何來的、現在走到哪裡,所以會需要花一點時間口頭說明自身的程度,又或者幾個教練帶著一群學生試滑一趟進行分組。如何說明自身的程度呢?基本上可能會問你,滑過幾天、多久之前、這次上課前在哪裡滑雪、有沒有上過課、會些什麼、在哪裡滑雪不會摔倒且可以維持控制、有特別想要學習什麼技巧等等,以這些作為分組的依據。

很不幸的,我必須直說,常常會有些學生誇大其實,程度不夠卻高報程度,拖累整個班的進度,甚至有些家長還大言不慚的說些「我希望我的孩子能跟一些更優秀的孩子一起滑雪,這樣他才會進步。」錯了,這樣只會使全班的學生都在等他,並且造成孩子過大的壓力,而且缺乏同樣程度的同儕,他會得到的回饋也會比較少,因為針對技術好的學生的回饋不一定適用他身上,但程度相同的學生,許多回饋是可以彼此通用的。另外是教練在教學場地的選擇上可能也會偏向選擇多數人可以輕鬆學習且落後者不至於崩潰的場地,而不是選擇多數人覺得無聊但剛好適合落後者建立信心的場地,所以高報程度請盡量避免。另外,如果你不小心發現自己高報程度了,建議是主動找教練討論如何處置,如果這個班讓你感受到壓力,經過商量也許可以移到另外一班、換個時段上課或者留在原班但教練改變教學方式。

一般來說第二次上課大約會是這樣,一開始會在簡單的雪道上確認大家的程度,然後如果大家都ok就會馬上帶去搭纜車,課程的預期重點會擺在透過轉彎控制速度而非煞車、從全制動(wedge)轉彎改成半制動(christi)轉彎,程度好的學生可能會學到stem-christi(只有在transition時短暫的wedge)。一般的學生多半是重點放在把重心放在外側腳來學習半制動轉彎,程度較差的學生大概會花在克服坡度的心理障礙或各式各樣的疑難雜症。

總體來說,第二次的上課後,基本上應該要有能自己搭纜車、判斷路線選擇路線、從簡單綠線上安全滑下來的能力。我會認為第二次的上課大概是介於有點可怕與滿有趣的之間,之後就會漸入佳境。

由於一般台灣滑雪團都是五滑三,所以下一篇會說明第一次滑雪的第三天課程與期待。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First-timer ski lesson


我想來談談,滑雪課的準備與期待。


今天先談第一次的雙板滑雪課,Ski的滑雪課,應該要有怎樣的準備與期待。

一般台灣人上滑雪課,除了少數人參加滑雪學校的兩小時課程外,多半是跟滑雪團,滑雪團由於是全天課程,所以就以第一天上午來當第一堂課吧。另外自助行因為沒有教練隨侍在側會,有許多不明瞭的地方,請多多問人。


首先,上課前要穿好自己的裝備,網路上有很多說明,也可以參閱前輩阿德的這篇文章。一些常見的錯誤,像是穿著牛仔褲、衣物過多等。穿上雪板前,雪鞋要先穿緊,可以請教一下租借雪具處的工作人員,他們會幫您講解正確的穿著方式,或是上課剛開始也請教一下教練怎樣才是正確的穿著。實務上,不是每一位教練都會一一檢查每個人的裝備,雖然這對於滑雪學習成效的影響非常的大,所以為了您的安全與學習成效,這點請多加留意。

在於等待上課的期間呢,穿上雪板後可以在"完全平坦"的地方,稍稍走動、適應一下,這些多半上課也會重溫,保守一點的作法是,穿著雪靴在雪地上走走路,不要太僵硬就好。


由於是第一次滑雪的課程,所以教練會幫你們設定合理的目標,而學生的目標大抵也不會相去太遠。以一般來說兩小課的進程大約會是這樣,花半個小時確認裝備熟悉器材,再花半小時在平地上練習全制動(Snowplow or wedge),剩下的一個小時,應該會帶到簡單的斜坡或者魔毯區去練習全制動與全制動轉彎(Snowplow turn or wedge turn)。
學員在魔毯區透過繞雪杖來練習轉彎

當然有些人學習能力很好,半小時就會wedge turn了,但因為是團體課,教練勢必要照顧每一個學生,所以大家還是要留在同樣的場地學習。


兩個小時的課程預期的成果大約會是這樣。

運動細胞好的學生,應該可以流暢的做出wedge turn,並且達成所有的要素,如:重心平衡在外側雪板、透過扭轉雪板來改變方向、上半身相對保持穩定、維持小的wedge並透過轉彎與地形控制速度、良好的伸縮身體來移轉重心,部份優秀的學生在彎末雪板已經是平行的了,這些學生已經隨時準備進階的課程。簡單來說,他們可以準備去一般的初級雪道滑雪了,但可能還是需要有經驗的滑雪者陪伴或協助。

一般的學生,還是可以做出wedge turn,只是多半會有些缺點,上了陡坡就會失控,如身體內傾、wedge過大、無法維持wedge等等。狀況真的比較差的學生,大概只能學會全制動直線煞車。這兩種學生多半還是需要留在既有的場地,重複練習上課的內容。

當然,也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雪況差時,每個學生的進展都會比較差,又人潮過多時,因為練習時間與空間都不足,進度也會比較慢。

下課前,可以問問教練課後要練習什麼、在哪裡練習,如果下一次上課要到哪裡集合。


至於很多人會問,「學滑雪會不會跌倒」,甚至會說「不跌倒學不會滑雪」,但以這堂課來說,我認為是不一定會跌倒。先不論在澳洲我教過許多學生沒有跌倒學完兩小時的初學者課,幾年前我在Niseko也指導過幾個台灣女生,沒有跌倒從hirafu的Ace Family pair lift順順轉彎滑下來。當然也是看每個學生的平衡感,但這堂課我覺得預期一到兩次的跌倒就差不多了。

另外滑雪跟游泳一樣,沒有人上一次課就學會游泳,建議上個一連串的課,如三天,才能真正學會這項運動,並且終身受用。詳細的內容會在下一篇說明。下一篇,我們會談到第二次上課,會說明如何說明自身的程度,如何設定目標,如何要求教練等等。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Training

雪季最期待的就是Training。
Race training一景

Perisher是澳洲最大的滑雪場,同時也有許多的訓練。訓練大概可以分成level訓練與特定項目訓練兩種吧,level訓練就是為了往上考更高等級的,像是學校內部協辦、免費的level 2 pre-course,或者是外部APSI主辦的、要付費的level 3, level 4 course,這種很明確的內容,有明確排程與參加人員固定的course。另外也有增設的level訓練,也就是額外免費訓練,也是為了等級訓練,但是內容就是由參加上課的人與訓練員互相協調,內容可能是demo,也可能是free skiing。這些等級訓練除了一般常見的skiing、snowboard之外,也有Adaptive(殘疾人士滑雪)或者Telemark等項目。再來特定訓練,像是Race、Mogul、Park、Pipe、MA(動作分析)等等,特別是Park和Pipe訓練,如果沒有經過這些訓練,某些程度的教練是不能帶學員進Park和Pipe。

Trainer多半都是APSI的考官,但是有些時候也有非APSI的訓練員。舉行的時間多半是課程比較少的下午,但是有些像是Race訓練就會在一大早,MA因為不用受場地限制,所以會在室內,甚至山下教練的家裡也有,喝酒吃比薩看影片等等。有些時候會忙到沒有辦法抽空去訓練,那就滿遺憾的。

當然除了這些有訓練員指導的訓練外,有些時候教練們也會發起自主訓練,另外除了level3以上的指導員可以穿著教練服自由滑雪外,其他教練都要換上私服才可以自由滑雪,不過也是因為這樣才比較放的開吧。

Training很棒,是因為總是跟一群相同程度的人一起滑雪,而且可以增進自己的技術,但有些時候也會遇到一些狀況,跟一般人在團體課遇到的情況一樣,就是其他人的需求跟你不同,那進展就相對比較小,不過多多少少還是可以開心的滑雪。

最喜歡Training了!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教練休息室


又到了寫網誌的時間啦,今天的主題是Locker room,教練休息室。
為了方便說明,所以都是圖片,下面會有一些文字說明囉。
另外排版怎樣都有點亂,我放棄了。
置物櫃
主要就是掛衣服,有些人會把雪鞋雪板一起放進去。
今年教練比較少,一個人可以拿兩個櫃子都沒問題。

置物櫃上層
有些置物櫃,沒有上層,那樣會滿麻煩的。我就是放安全帽、雪鏡、手套、午餐餐盒與泡麵、防曬乳。


用餐區
可以看到有烘衣機,主要是來烘手套。兩台微波爐、烤土司機、熱水、音響、小電視、冰箱兩台。



冰箱
冰箱裡面可以放自己的午餐。另外休息是裡面比較資深的教練都會放些啤酒、飲料、零食來賣,然後賺的錢會進入季末宴會的基金。




烘鞋機
因為一些鳥事,我個人是不用的。

內規
休息室的內規囉,所有的罰款也是成為季末宴會的基金。

語錄
就休息室裡面誰說了些有趣的話。


乾燥室與打蠟台

乾燥室內部
當初鳥事就是因為把鞋子留在這裡啊。但是我會在這裡烘手套,隔夜就乾囉。

佈告欄之一
佈告欄,主要就是一些雪具買賣、雪具特會、活動訊息的張貼。


性愛安全宣導廣告
哈哈,原本這位子應該是一面鏡子,不知道為啥換這個了。

另外還有廁所男女各一間,置物櫃與置物櫃間也有長凳。
這大概就是教練休息室的全貌囉。



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滿滿的初學者課

團體與零售課教練的工作時間一天最長應該就是七小時,但一般我們說滿堂大概就是六小時,也就是三堂團體課,不過平均來說,每天大約是接個一堂多的團體課。

這兩週很忙,常有滿堂,時數滿多的,雪好而且又是澳洲學校假日的關係。

今年的華人觀光客比去年成長滿多的,去年多半是週末才會見到華人,現在則是平日都許多華人了,不知道哪年才會有華語私人課的需求,不過應該快了吧?

我因為語言的關係,所以總是被派去初學者區跟眾多的華人觀光客說「你好」,教導初學者。

這些觀光客,常常租到品質很差的雪具,有時下雪時板子沒上蠟板底黏雪根本滑不動,但最多的裝備問題總是出現在雪靴上面,首先要把每個客人的雪靴穿配正確,大概就去掉十多分鐘的課了,尤其是租借的雪靴又有好多種不同的款式,前扣式、後扣式、鋼扣、膠繩扣的,上緊的方法各自不同,每每都是嘗試跟大家說明,但最後多半是一個一個檢查比較實際一點。花了十多分鐘幫每個人的襪子順平、褲管在外、雪靴都穿好後,如果不幸一點,氣溫低一點,除去靴底的雪穿上雪板大概是另一個麻煩的事情。客人多半是用手套在那裡把雪剝掉,有點概念的還會用雪杖敲敲雪靴,但是多半徒勞無功,教導踢binding清雪有些人學的會,但是可能清掉前面漏了後面,最後還是趴在地上用雪杖尖幫忙清雪,一個一個來比較能搞定。但,事情沒有這麼的簡單,在澳洲,低溫意味著暴風,有沒有雪不一定,暴風意味著學生可能會被風吹倒,然後他們當然無法自力起身,然後拆板,又要重來一次。好了,再寫下去要變成抱怨文了。反正就是課程的前半段,光搞定裝備就花很多時間。

滑雪,真的滿辛苦的,前半多都是苦差事,舟車勞頓、穿靴走路、扛板上坡、穿板爬坡,如果沒有辦法順順的從坡上滑下來,大概不可能喜歡滑雪吧。

有時候,這些客人就只是想要體驗滑雪而已,拿起雪具,拍拍照,穿上雪具,拍拍照,往下滑了,又繼續拍拍照。大抵就是特殊體驗的另類觀光,而不是運動旅遊吧。

而我自己的第一次滑雪,也是這樣,可能比這個還不堪,是說也沒有討厭滑雪,但要說喜歡,好像也是還好吧。你又能怎樣呢?或許不計成本,最終每個人都可以學會滑雪,但這也表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滑雪,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滑雪吧。

就運動來說,滑雪本來就是自己與雪面的對話,一個人的運動,能跟上,那就一起滑吧。雖這樣說,但每每自己從坡上衝下來時,都覺得滑雪好棒,好想把它推廣給大家,教學熱忱還是要來自於自己對這項運動的喜愛啊。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Perisher滑雪學校的產品

上週開始的澳洲學校假日是雪季最忙碌的時候,所以也一直沒有寫些東西。

今天來談談我們學校的產品好了。滑雪學校呢,不能推出太複雜的產品,不然客人不好接近,教練也難調度,但又不能簡單到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先談最簡單的,就是私人課(Private Lesson),就是直接賣教練的時間給你,內容要上什麼自己去跟教練協商,價格很貴的,一小時一百二十澳幣左右吧,服務當然比較好,不但可以指名教練,還享有纜車優先權。

再來是團體課,成人部份很簡單,就是兩個小時團體課,一天有三次集合上課時間,九點、十一點、一點半。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呢,只談第一次滑雪的課程,一般來說學員的進展最好的一般來說是九點的課,最差則是十一點的,我想很大的原因是,九點雪況最好,人也不多,十一點則是人山人海,一位教練雖然還是一樣顧八到十個左右的學生,但是整個初學者區域可能有十幾組人馬在教學,所以光排纜車就浪費很多時間,練習雪道上人又多也無法好好安心練習。

第一次滑雪的課程,因為時間的關係,說實在就算學員滑的再好進步的再快,多半還是要等待其他學員,不太可能有機會離開魔毯。其他程度的團體課,最麻煩也就是素質不齊,學員再怎樣口頭上跟你確認程度,上了雪道還是常常有素質不齊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初學者尤其麻煩,因為很多學員是要進階到中級道卻與剛要離開魔毯的學員一起上課,常常是教練要花很多心力救助落後的學員。不過如果最後一名學員也是可以滑行,不用到救助時,那問題會好很多,就只是針對不同的問題給予不同的指示,但是還可以在同一個雪道上滑行就還好。

然後是小孩子的課程,也有很簡單的兩小時團體課,一天現在只有兩次,十一點與一點半,今年取消了九點的課程,因為課程結束與課程開始會在同一時間,此時接送小孩的工作太過混亂了。除了兩小時課程外,還有接近托兒性質的全天團體課,最小從兩歲開始收起,然後一路收到十五歲,按照年紀不同有不一樣的課程,小小孩可能就一天玩個一小時雪,到有些是全天都在雪上。我個人很少很少去支援小孩子的課程,不過這似乎是滑雪學校的銷售主力。

除了上面這些零售的課程外,還有另外一個是我們的銷售主力,就是學校團體。學校團體,基本上就是學生的旅行,來的天數從一天到五天都有,每天都會有兩個小時的課,甚至來五天的學校還會多送抵達日的下午的滑雪還有兩小時課程。學校團體的上課時間早於一般對外販售的課程時間約半小時,也就是八點半、十點半與一點,這樣的設計是方便於避開人潮並且方便調度教練。學校團體的課程,比較麻煩的是學員程度與心態參差不齊,假設一個學校來五天有四十位學生,分配到四到五位教練,這樣因為教練人數多還方便分配班級程度,但是如果今天是一個學校只有十八位,兩位教練這樣就有點麻煩了,有時後會遇到五位很會滑、十位滑過雪與三位沒碰過雪的,這樣就很難分配教練與學生。其實這些學校或社會團體的販售價格很便宜,纜車票涵上課比一般人單買纜車還要便宜,雖然還是比日本貴,但夏天可以滑雪其實挺不錯的,不知道國內有沒有旅行社要操作一下的。

學校團體呢,一般來說多半是遠方來的學校,初學者居多,但是偶爾也是會有些滑的不錯的學生。另外一種呢,是當地的學校團體,local school,這些學生就比較特別一些,因為多半滑的很好,很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念說要去park跳跳台,有些學生還比初級教練滑的還好,我就遇過全國大迴轉比賽前幾名的,不過跟這些學生就是一直滑雪一直滑雪,還滿開心的,老闆說要小心應對這些學生,他們的父母很多都在這個業界,甚至就是在雪場工作也不一定。

我們教練雖然可以事前先查明天的行程表,但是多半還是要在指定的時間內去會面點看看販售的狀況如何。舉例來說明我一天的狀況好了,像是我可能先查行程表,明天八點半有學校團體,再來沒有行程,然後我就是八點半到會面點,接了學生上了兩小時課,十點半回會面點,看看有沒有學校團體的教練沒出現,所以需要我去支援,如果沒有需要支援,就十一點再回到會面點看看團體課販售的如何,可能接個團體課,上到一點,回休息室吃飯,一點半出來會面點看看有沒有團體課要接,如果沒有可能就下班,或者可以留下來等私人課的販售。

這大概就是滑雪學校的產品內容與教練的行程表。

------
圖片是因為等不到學校團體,所以教練在會面處打排球。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指導員申請與開季報到

其實在海外也是滿多華人在雪場工作教滑雪的,加拿大特別多,不過我想在澳洲教的應該沒幾個,所以來講一下申請工作到開季報到大概是怎樣好了。

要申請指導員工作,首先你要具有認證的指導員資格,大約在一月時要開始上網申請雪場工作,附上履歷、自我推薦書與推薦書等,如果通過了會有視訊或電話面試,然後補一些他們要的資料,通過就會有合約,簽了合約再來就是申請簽證,像我只有第一次申請時才有面試與補資料,後來回去後只要申請工作就好了。

工作簽會先經過澳洲雪場這邊的提名,雪場會進行他們的程序,之後會通知你提名通過了,換你去移民局網站上申請,一般來說,就只是把雪場給你的資料、自己相關的工作經驗的資料,還有最重要的海外醫療保險投保證明全部送上,大概就是等到你很煩躁又過了一個月大概就會下來了。每天就是焦躁的上網看看到底有沒有通過,而且今年還因為一點差錯導致移民局錯誤的通知指導員們要去考英文能力檢定,但是實際上是不需要的,更加深了煩躁的心情。

在這些等待簽證下來的同時,還有很多文件要簽,多半就是些宣達事項,雪票的使用規章、住宿的概要、住宿的申請等等,基本上就是去員工網頁簽名。有個比較特別的是在澳洲教滑雪,因為會接觸到小孩,所以要簽署一個聲明,還要繳錢取得許可,我想是為了符合當地政府的規章吧。

差不多五月多簽證下來後,也買好機票,沒多久,公司會請你上網做教育訓練,這個是有給薪的,兩三個小時的薪水吧。內容很多,有大大小小的部門介紹、防火防災處置、滑雪規範、客戶服務守則、新事項、產品介紹等等,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因為雪場位於國家公園裡面,有許多保育類動物,但是牠們看起來就是一般的老鼠,所以請大家要分辨哪些是珍貴的老鼠、哪些不是,還有不要毒死牠們之類的,然後當然還是要考試,考不過就繼續考到過這樣。這大概是最痛苦的部份吧,因為全部都是英文,而且還是一些規章、概念等等的,每次看都好想睡死。

這差不多含蓋所有來澳洲之前要處理的事情,再來就是搭飛機到澳洲囉。

來到澳洲一下飛機當然是先從原始人進化成現代人,也就是申請手機號碼與手機上網。搞定了之後,搭車到坎培拉,也就是公司指定的接車地點。然後公司會帶你去辦銀行帳戶,採買些生活所需,一般來說是生活用品、前幾天的食物,然後就帶你上山登記入住宿舍囉。

剛到澳洲的前兩天,還不會開始上班,要把下面這些事情跑完,領制服、滑雪裝備安全檢查、申請退休金帳戶與稅號,找上司報到,裝備入住更衣室等等。然後是滑雪學校的開幕大會,大概就是把教育訓練裡面滑雪學校的部份拿出來再講一次,然後就是認識今年的主管們,看看宣傳影片,說明新的規章與改變等等。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活動是要進行膝蓋檢測,可能是因為要釐清工傷補償的範圍,所以會請醫師對你的膝蓋進行檢測,看他健不健康。就我個人因為去年還有多買今年的雪票,所以還會去雪票退費,跑跑文件這樣。然後差不多就開始上班了。

這大概就是從申請到開始上班的流程吧。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new skill, new terrain

21/06/2014 Sat 陰 積雪14cm Perisher

這是我第七個雪季,也是在Perisher的第三個雪季。

因為亞航行李延誤的關係,我只能用著租借處拿到的雪板。

雪況很差,隨處可見斑駁的草地露出,甚至還有石塊。看看腳下的板與眼前的雪,本季的第一趟完全不是雀躍的心情,而是為了上課不要忘了怎樣滑雪,不得不然的上班前準備。

一開始可是慘不忍睹,破綻百出,重心後落、左腳不聽使喚、兩板壓力不平衡等等。當然幾趟之後就抓回原本的感覺,可以在上一季的基礎上繼續努力著。

後來遇到Jason一行人帶著一些背包客,他們無畏的在這樣的場地上滑行,甚至不在意雪面上有著草或石頭或者溝,而且很開心的。想想也是,這就是他們見過最好的雪況,他們也沒有的選擇與抱怨,就享受這些既有的東西。這讓我想起了當年第一季在Falls Creek的我,想起那個因為雪太少只開了不到一個月的雪道,想起對於自己技術有所懷疑,可是還是要去探索新雪道的我與那時的心情。

現在完全不是這樣的了啊。一方面是,技術達到雪場內一般來說不會有太意外的雪道會怕下不來,另一方面是為了安全與不傷雪板的考量,受限太多,有草不滑、有石頭不滑、有溝不滑。雖然說是受限,但也阻止了我盲目的去跳大跳台,也就是曾在Falls Creek做過得事情。所以也是種成熟,或者說老化。

何時可以重拾玩心呢?上一季在星野與留壽都衝樹林鬆雪玩得很開心,放得很開,都怕那句話,「看你滑雪好像一點都不有趣耶。」又重新回響起一般。我想人有時還是會活在他人的話語之中吧。

有點難以取得平衡啊。但現在只想好好回想並記著,當時在Falls Creek,那種一方面揣測自己實力又想走那些未知雪道,緊張又雀躍的心情,畢竟這是客人最常有的心情吧。

~~~~~~~~
new skill, new terrain改自教練守則"new skill, old terrain. old skill, new terrain."意指在舊雪道教導新技巧,在新雪道練習舊技巧。

Okay, let's start.


一直都有想要寫些東西來紀錄一些滑雪指導員的生活與見聞,但礙於種種原因一直都未能動筆。


那天在跟一些朋友討論一些滑雪學校的名稱,覺得有些直白而俗氣,有些就平淡卻有力量,回去就想了想如果是我,我會怎樣取名。


Mandarin's edge是我想過的其中一個名字,其他的就讓我慢慢醞釀吧。是說這個名字還是有點長,而且不容易理解,不過沒關係,我還是很喜歡。


因為很喜歡這名字,但是又開不了滑雪學校,所以拿來當blog的標題吧。
但是作為blog的標題還是有些不妥,但再想下去,大概雪季結束了,都不會有文章出來。所以還是早早動工著手寫文章好了。


這個網誌的內容只有些大方向,大概就是我看到有關滑雪與滑雪者的一切,細部就以後再摸索吧。


總之,就會是個充滿偏見的一家滑雪者之言,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