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APSI 四大滑雪技能

澳洲的四大滑雪技能,站姿(stance)、扭轉(rotary)、用刃(edging)、壓力控制(PC, pressure control)。



站姿(stance)

可以說是一切技術的根本。大該有三個方向可以討論,高矮(vertically)、前後(forwards/backwards)、寬窄(laterally),其中前兩者可以透過分析下半身三個主要關節(髖膝踝)角度與上半身的相對位子來得到很好的修正。

一般在站姿上會遇到的主要問題,常見的問題有初學者有幾乎不彎曲的踝關節與過度彎曲的髖膝造成的後坐,及中高級滑雪者過度彎曲的踝關節導致down stem(於彎末時外板向谷底洗滑)。至於寬窄則是與骨盆同寬最好,很多滑雪客常有窄站姿比較好的迷思,但是其實不然,另外許多滑雪客無法把站姿變窄,主要是因為難以平衡在單一雪板上,所以難以變窄。

站姿要考量的點主要在於雪況、彎的類型、雪板的種類。雪況主要就是軟硬,越軟需要越窄的站姿來提供浮力,避免壓力集中於同一板上,當然如果有Fat skis那就不用特別窄。彎的類型像是,如果用刃角度越大,需要寬一點的站姿來提供足夠的空間內傾。

寬站姿提供大角度內傾
反過來,如果需要快速變換方向,像是一般slalom選手在有些旗門特別密時,會把站姿變窄,因為反應可以更快。同樣的有些時候是雪面很不平整需要快速變換方向,像是饅頭或亂雪,窄站姿有助於兩腳在同一平台上,而不會是一腳撞上饅頭一腳掉到谷裡。
下饅頭時用窄站姿


扭轉(rotary)

可以說是絕大多數轉彎的動力來源,除了靠side cut造成的railed與pure carved(極少人能達成)外,我們多半是要靠扭轉。

扭轉部份有點沾黏,我只打算說明比較核心的技術也就是leg rotation,大家可以試著坐在椅子上,抬起腳、略略屈膝,試著把腳板做軸轉左右擺動,會發現主要使力的肌肉是在大腿內側,並且因為坐在椅子上所以保持骨盆穩定不動,可以明顯發現真的就是"擰轉腿",這就是我們在滑雪中追求的leg rotation,也就是轉動大腿骨指向以要去方向。這樣的扭轉有許多好處,但主要是能維持上半身的穩定、保持平衡,並且將有更好的姿勢來立刃(edging)與反弓(angulation)。中級者滿常聽到的Separation就是指,透過"擰轉腿"滑行且保持良好的上半身穩定,這個影片我覺得講的滿清楚的

無論大彎還是小彎都有separation,但小彎時比較明顯。

扭轉還有許多其他技術。有些過去的主流技術,在現代已經被淘汰,或者淪為特殊情況下的絕活,而往往也成為現在學生常見的問題,如全身的旋轉(wholebody/upperbody rotation)、轉屁股(hip rotation)等等,多半造成的問題會是在彎末向下打滑(skidding),失去速度與方向控制,難以入彎等等。

也有些是特定的技術用在特定的情境,如用杖當支點轉(pole blocking turns)就是在陡坡小轉或饅頭上的特定技術。



用刃(edging)

再來討論到edging是個初學者比較少聽到的詞,但是確是滑雪從初級到高級都不可或缺的技巧。用刃基本上來說就是把板子傾斜相對雪面做出角度。

一個基本的觀念是,如果一點用刃角度都沒有(dead flat),無論你怎樣去扭轉板子,板子還是會往滾落線無論是側滑或正滑就是滑下去,還是無法理解可以上網找一個練習叫Pivot Slips的影片,要刻意不用刃,才可以保持在同一點上。也就是說任何的彎都需要用刃。

另外一個觀念可以從snowboard的觀念去理解,也就是在滑snowboard時非常強調toeside-flat-heelside-flat-toeside,也就是彎與彎之間會有一個平板的時期,同樣的觀念可以用在ski上,一個彎的開始是從減輕edging角度開始。
Banking及其造成的前後腳(壞示範)

用刃主要就是三個關節踝膝髖,兩個觀念內傾(inclination)與反弓(angulation),完全沒有反弓的內傾叫Banking,可以簡單的想,用刃都要內傾,只是因為在速度與角度的平衡下,反弓有助於保持平衡在外板上,而Banking只會使壓力更集中在內板上。

越高階的彎與陡的坡,越要求高用刃角度,因為前者希望讓雪板發揮性能也就是刻滑(carved)後者則是基本保持平衡的緣故。

理想的用刃角度是漸進(progressive edging)的,一個簡單的漸進是先把壓力放在外腳足弓、然後把外腳小指側抬起來、把踝關節往彎內壓、把膝關節往內壓、把骨盆也往內壓,這大概是一種簡單的想像,詳細的動作還是要上雪場,不過體會用刃是可以漸進的非常重要。
Carved刻滑需要足夠多的用刃以彎曲雪板 發揮雪板性能


壓力控制(PC, pressure control)

是個統稱,包含所有動作用來調控壓力而避免失衡。而壓力可以來自於兩方面,一是滑雪者的動作,二是地形的變化與雪況。

壓力控制可以包含上下(Up/Down unweighting)、前後(leverage)、左右(foot to foot weight transfer)這些比較好理解的,還有一些像是控制肌肉緊繃程度或彎本身壓力變化等等。

我個人覺得壓力控制是個理論上說起還很複雜,但實際操作上相對來說沒那麼複雜的,只是要花一些里程數去累積囉。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觀念是,壓力在滑雪中,不是滑雪者去推,而是反過來它去推向滑雪者,而滑雪者選擇去對抗壓力或吸收壓力。

初學者很少遇到複雜的壓力控制問題,所以在此也不多花篇幅,而且這東西用純文字很難表達,但做些練習卻滿好體會的,有機會再在雪場上分享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